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 编程资料编程资料
CSS中a标签样式的“爱恨”原则:定义链接样式的四个伪类html5 的a标签 Href 拨电话的写法a标签伪类的作用及书写顺序是什么去掉a标签超链接的虚线框的方法有关于a标签的4个伪类的使用方法a标签样式 和 a标签属性写法
2021-09-07
799人已围观
简介 CSS为一些特殊效果准备了特定的工具,我们称之为“伪类”。本文将详细介绍经常用于定义链接样式的四个伪类,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
CSS为一些特殊效果准备了特定的工具,我们称之为“伪类”。其中有几项是我们经常用到的,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经常用于定义链接样式的四个伪类,它们分别是:
:link
:visited
:hover
:active
因为我们要定义链接样式,所以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超级链接中的锚标签--a,锚标签和伪类链接起来书写的方法就是定义链接样式的基础方法,它们的写法如下:
a:link,定义正常链接的样式;
a:visited,定义已访问过链接的样式;
a:hover,定义鼠标悬浮在链接上时的样式;
a:active,定义鼠标点击链接时的样式。
示例:
a:link {
color:#FF0000;
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;
}
a:visited {
color:#00FF00;
text-decoration:none;
}
a:hover {
color:#000000;
text-decoration:none;
}
a:active {
color:#FFFFFF;
text-decoration:none;
}
上面示例中定义的链接颜色是红色,访问过后的链接是绿色,鼠标悬浮在链接上时是黑色,点击时的颜色是白色。
如果正常链接和已访问过的链接样式相同,鼠标悬浮和点击时的样式相同,也可以将它们合并起来定义:
a:link, a:visited {
color:#FF0000;
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;
}
a:hover, a:active {
color:#000000;
text-decoration:none;
}
链接定义的顺序
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虽然链接定义写好了,但它也是有规则的,如果这四项的书写顺序稍有差错,链接的效果可能就没有了,所以每次定义链接样式时务必确认定义的顺序,link--visited--hover-active,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LoVe HAte原则(大写字母就是它们的首字母)。
老外总结了一个便于记忆的“爱恨原则”(LoVe/HAte),即四种伪类的首字母:LVHA。定义A链接样式的正确的顺序:a:link、a:visited、a:hover、a:active。
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定义的顺序?做下测试就可以了。
假设我们想实现下面的样式:
鼠标移入时,并没有变黄。而是当这个链接已经被访问过后,鼠标移入才变黄:
a:visited{color:red;}
a:hover{ color:yellow;}
a:link{ color:blue;}
a:active{ color:green;}
这是因为,一个鼠标经过的未访问的链接同时拥有a:link,a:hover两种属性,在上述的CSS样式中,a:link离他最近,先满足a:link,而放弃a:hover的重复定义。
而使用LVHA顺序声明后,它首先检查a:hover的符合标准,先变色。
所以说,为了符合浏览器解释CSS遵循的"就近原则"。我们在定义CSS中,宜将最一般的条件放在最上面,并依次向下,最下面放最特殊的。
在W3C规范中,也规定了链接的声明顺序:
在 CSS 定义中,a:hover 必须被置于 a:link 和 a:visited 之后,才是有效的。
在 CSS 定义中,a:active 必须被置于 a:hover 之后,才是有效的。
定义局部链接样式
在CSS中写上a:link{}这样的定义会使整个页面的链接样式改变,但有些局部链接需要特殊化,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,只要在链接样式定义的前面加上指定的id或class就可以了。
#sidebar a:link, #sidebar a:visiteid {
color:#FF0000;
text-decoration:none;
}
#sidebar a:hover, #sidebar a:active {
color:#000000;
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;
}
HTML调用:
class的定义方法和id相同,只要将#sidebar改为.sidebar就行了,还有一种方法是直接定义链接的样式,那样更直接,不过调用时比较麻烦,需要给每个特定的链接加上定义的代码。
a.redlink a:link, a.redlink a:visiteid {
color:#FF0000;
text-decoration:none;
}
a.redlink a:hover, a.redlink a:active {
color:#000000;
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;
background:#FFFFFF;
}
复制代码
代码如下::link
:visited
:hover
:active
因为我们要定义链接样式,所以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超级链接中的锚标签--a,锚标签和伪类链接起来书写的方法就是定义链接样式的基础方法,它们的写法如下:
复制代码
代码如下:a:link,定义正常链接的样式;
a:visited,定义已访问过链接的样式;
a:hover,定义鼠标悬浮在链接上时的样式;
a:active,定义鼠标点击链接时的样式。
示例:
复制代码
代码如下:a:link {
color:#FF0000;
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;
}
a:visited {
color:#00FF00;
text-decoration:none;
}
a:hover {
color:#000000;
text-decoration:none;
}
a:active {
color:#FFFFFF;
text-decoration:none;
}
上面示例中定义的链接颜色是红色,访问过后的链接是绿色,鼠标悬浮在链接上时是黑色,点击时的颜色是白色。
如果正常链接和已访问过的链接样式相同,鼠标悬浮和点击时的样式相同,也可以将它们合并起来定义:
复制代码
代码如下:a:link, a:visited {
color:#FF0000;
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;
}
a:hover, a:active {
color:#000000;
text-decoration:none;
}
链接定义的顺序
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虽然链接定义写好了,但它也是有规则的,如果这四项的书写顺序稍有差错,链接的效果可能就没有了,所以每次定义链接样式时务必确认定义的顺序,link--visited--hover-active,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LoVe HAte原则(大写字母就是它们的首字母)。
老外总结了一个便于记忆的“爱恨原则”(LoVe/HAte),即四种伪类的首字母:LVHA。定义A链接样式的正确的顺序:a:link、a:visited、a:hover、a:active。
为什么我们不能改变定义的顺序?做下测试就可以了。
假设我们想实现下面的样式:
状态 | 样式 | 颜色 |
已访问 | a:visited | 红 |
未访问 | a:link | 蓝 |
选定 | a:active | 绿 |
鼠标移入 | a:hover | 黄 |
鼠标移入时,并没有变黄。而是当这个链接已经被访问过后,鼠标移入才变黄:
复制代码
代码如下:a:visited{color:red;}
a:hover{ color:yellow;}
a:link{ color:blue;}
a:active{ color:green;}
这是因为,一个鼠标经过的未访问的链接同时拥有a:link,a:hover两种属性,在上述的CSS样式中,a:link离他最近,先满足a:link,而放弃a:hover的重复定义。
而使用LVHA顺序声明后,它首先检查a:hover的符合标准,先变色。
所以说,为了符合浏览器解释CSS遵循的"就近原则"。我们在定义CSS中,宜将最一般的条件放在最上面,并依次向下,最下面放最特殊的。
在W3C规范中,也规定了链接的声明顺序:
在 CSS 定义中,a:hover 必须被置于 a:link 和 a:visited 之后,才是有效的。
在 CSS 定义中,a:active 必须被置于 a:hover 之后,才是有效的。
定义局部链接样式
在CSS中写上a:link{}这样的定义会使整个页面的链接样式改变,但有些局部链接需要特殊化,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,只要在链接样式定义的前面加上指定的id或class就可以了。
复制代码
代码如下:#sidebar a:link, #sidebar a:visiteid {
color:#FF0000;
text-decoration:none;
}
#sidebar a:hover, #sidebar a:active {
color:#000000;
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;
}
HTML调用:
复制代码
代码如下:class的定义方法和id相同,只要将#sidebar改为.sidebar就行了,还有一种方法是直接定义链接的样式,那样更直接,不过调用时比较麻烦,需要给每个特定的链接加上定义的代码。
复制代码
代码如下:a.redlink a:link, a.redlink a:visiteid {
color:#FF0000;
text-decoration:none;
}
a.redlink a:hover, a.redlink a:active {
color:#000000;
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;
background:#FFFFFF;
}
相关内容
- CSS实现圆形放大镜狙击镜效果 只有圆圈里的放大css3中transform属性实现的4种功能详解CSS3.0(Cascading Style Sheet) 层叠级联样式表纯CSS3实现div按照顺序出入效果CSS3实现列表无限滚动/轮播效果css3 利用transform-origin 实现圆点分布在大圆上布局及旋转特效CSS3实现的侧滑菜单CSS3实现的3D隧道效果用CSS3画一个爱心css3 实现文字闪烁效果的三种方式示例代码六种css3实现的边框过渡效果
- CSS技术的出现实现结构与表现分离CSS Transition通过改变Height实现展开收起元素从QQtabBar看css命名规范BEM的详细介绍css实现两栏布局,左侧固定宽,右侧自适应的多种方法CSS 实现Chrome标签栏的技巧CSS实现两列布局的N种方法CSS实现隐藏搜索框功能(动画正反向序列)CSS3中Animation实现简单的手指点击动画的示例详解CSS中的特指度和层叠问题详解overflow:hidden的作用(溢出隐藏、清除浮动、解决外边距塌陷)关于CSS浮动与取消浮动的问题
- CSS让高度不确定图片垂直居中的几种技巧纯CSS定位的固定垂直居中浮动层代码,附经典解说 《详解定位与定位应用css 实现文字垂直居中 用CSS让img input select button 图片,文本框,下拉菜单,按扭垂直居中的CSS垂直居中网页布局实现的5种方法css 垂直居中的几种实现方法DIV+CSS 全屏垂直居中的一个办法css 水平居中,垂直居中,自适应宽度的代码CSS 解决未知高度垂直居中实现代码css实现的让图片垂直居中的方法CSS实现垂直居中的几种方法
- CSS3制作半透明边框(Facebox)类似渐变使用css3背景渐变中的透明度来设置不同颜色的背景渐变css实现透明渐变特效的示例代码
- inline-block空隙之css letter-spacing与字体大小/字体关系数据表IE7与FF下的letter-spacing属性兼容性写法CSS文字控制之letter-spacing和word-spacingCSS通过letter-spacing属性 控制字与字间隔
- Firefox Bug: inline/inline-block的间隙采用代码缩进可解决css解决display:inline-block;产生的缝隙(间隙)的方法css几种解决inline-block间隙的方案(整理)
- CSS3线性渐变简单实现以及该属性在浏览器中的不同css3中transform属性实现的4种功能详解CSS3.0(Cascading Style Sheet) 层叠级联样式表纯CSS3实现div按照顺序出入效果CSS3实现列表无限滚动/轮播效果css3 利用transform-origin 实现圆点分布在大圆上布局及旋转特效CSS3实现的侧滑菜单CSS3实现的3D隧道效果用CSS3画一个爱心css3 实现文字闪烁效果的三种方式示例代码六种css3实现的边框过渡效果
- css @import url加载样式应用深入分析
- css table-layout属性显示表格单元格、行、列的算法规则固定 table宽度 table-layout: fixed表格设置table-layout:fixed后对单元格宽度设置无效详解CSS的table-layout属性的用法
- ie6~ie9 hack兼容写法 已测试浅谈原生页面兼容IE9问题的解决方案新版chrome浏览器设置允许跨域的实现css hack之\9和\0就可能对hack IE11\IE9\IE8无效css区分ie8/ie9/ie10/ie11 chrome firefox的代码解决CSS浏览器兼容性问题的4种方案常见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(小结)border-radius IE8兼容处理的方法浅谈遇到的几个浏览器兼容性问题base64图片在各种浏览器的兼容性处理 对常见的css属性进行浏览器兼容性总结(推荐)